在黑盒子被找到前-白雪公主殺人事件

 

poster2

「在事件的黑盒子被找到之前,看到的聽到的都可能不是真的。」

我是湊佳苗的粉絲,不過她的作品其實我都要隔好陣子才敢再追下一部,尤其是開始在日本生活之後。因為她描寫的人性(尤其是女性角色)太過寫實,一不小心就會在現實生活中遇見她筆下的人,而這時常會讓我莫名地背脊發涼。

從告白到白雪公主殺人事件,湊佳苗寫的故事都像是日本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事。而<白雪公主殺人事件>一劇/一書在我看來真正想要傳達的是,在這個重視新聞時效性勝過真實性,人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角度和喜好在網路上發文的年代,真正重要是保有理性思考,免得自己在莫名中也成了「殺人兇手」,或是莫名地就被操弄或是利用了而不自知。

故事是這樣的……

ear

時雨谷發現了一具無名女屍,在身上被刺了十數刀後再被用汽油焚屍。是誰對她有著那麼深的怨恨呢?

一家以生產「白雪洗面皂」聞名的化妝品公司突然騷動了起來,因為這位死去的三木典子正是公司中的第一美人。而兇手呢?連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那個,突然無故請長假的城野美姬了吧!因為她和典子是同時間進公司的,她既長相平庸,聽說還和三木典子一起喜歡過公司同一位男同事呢!在這個時候突然請長假也太可疑了吧!凶手除了她之外沒有別的可能了!

然後日本媒體中慣用的操作手法,都在電影還有小說中一一登場了。

手法 1 管它消息是真的假的,總之先把新聞PO上網,看看別人手上有沒有更多消息

日本的TWITTER傳遞訊息的速度總是快到令人驚訝,每次電車站出現故障或是人身事故,只要在TWITTER搜尋該站站名就可以得到比新聞報導還要快很多的第一手消息,但是其中也藏有很多惡作劇訊息,可是讀起來既刺激又罪惡,絕對比起新聞標題還要慫動一百倍。

在白雪公主一劇中,某人因為深知這樣的操作手法,所以同時利用的八卦雜誌&匿名TWITTER的消息試圖誤導大家。這個部分我覺得小說的表現比電影還要細膩許多,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一下小說。(然後就會覺得湊佳苗真的心思細膩到近乎變態,笑!)

手法2 對於有嫌疑的人,總之先查出老家,找到所有的親戚朋友問話

轉開日本的晨間新聞,會發現只要有「事件」發生,就一定會提前派外景主持人去採訪事件相關的各人物。現在的同事也好,鄰居也好,小學老師同學也好,老家的鄰居親戚……「請問他平時是怎樣的人呢?見到鄰居會打招呼嗎?小時候是個開朗還是陰沈的孩子?有沒有什麼怪異的行為,例如有沒有虐殺小動物的經驗……」

接著就把鏡頭從外景帶回到棚內,由當天晨間新聞的參與者來做評論(其中可能還會有皮膚診所醫生,每次我都覺得WHYWHYWHY?只是剛好被敲通告的那天剛好有事件發生吧?)日本的新聞雖然沒有台灣那樣的腥煽色,但是對於把事件包裝成一件讓大家茶餘飯當聊天話題使用推理故事,有時候使用刻板的「邏輯思考」去影響觀眾的思路這點我並不是很喜歡。

00

電影的緊湊度和拍攝手法我都算喜歡(由菜々緒來詮釋有點微bitch的角色很適合,井上真央演的老實OL也相當傳神),而且是難得由小說改編成電影精彩度不減甚至超過原作小說的。在小說還有電影中對於「殺人動機」這件事情都是很輕描淡寫的,尤其是電影的部分。我想這大概是湊佳苗想要刻意營造出「在這個年代相較起殺人動機,大家更有興趣的是憑藉各種媒體管道快速的定案殺人兇手,像是共同參與了一場推理遊戲一樣」的氛圍吧!

總結一下,雖然是部殺人推理片,但我覺得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並沒有沈重到讓人對人性失望的地步。片尾的部分再次與兒時同伴相聚的部分我蠻喜歡的(怕大爆雷就不多說了)。其實這部片一直讓我想起因STAP細胞研究而一時聲名大噪的小保方晴子,因為她長相可愛討喜,馬上被媒體捧為「最具代表性的理科女子」代表人物,所有電視節目也跟風馬上推出「理科美女特輯」系列。然而不消一週光景,小保方晴子卻又因為被爆STAP細胞研究有抄襲嫌疑而馬上成為眾矢之的。

要說成也媒體敗也媒體,倒不如說,比起真相,也許觀眾們要看的就是大起大落的芭樂劇,因此不惜把不經思考的時間都雙手奉上送給了媒體的視聽率/瀏覽率。

 

在黑盒子被找到之前,所有的線索都應該被理性懷疑。這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適用。

值得深思。

 

 

 

Filed under 手帳

明太子,本名劉季茹。東京在住自由撰稿人。 曾任流行雜誌編輯,2007年流浪到倫敦轉一圈後目前以東京為據點,繼續用文字和照片紀錄城市的各種面相。目前定期為雜誌/網站製作內容與撰寫專欄,內容以旅遊,美妝和人物採訪為主。Profolio請參考Work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